信息服务
首页» 信息服务» 学院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课教师集体观看影片《731》汲取历史力量 筑牢思政育人根基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课教师集体观看影片《731》汲取历史力量 筑牢思政育人根基

来源:   作者:王静   发布日期:2025-09-26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总书记关于“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爱国主义教育,9月24日下午,学院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集中观看红色教育影片《731》。影片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细菌战罪行史实为背景,通过震撼的镜头语言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反人类暴行,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四史”教育课。

影片中,日军以“防疫给水”为名实施活体实验的暴行令人触目惊心,受害者被剥夺姓名、尊严乃至生命的惨痛场景,深刻揭示了侵略者的非人道本质。观影过程中,学院党委书记闫德忠、院长杨鹏与教师们神情凝重,部分教师潸然泪下。影片结尾3513名遇难者实名名单的呈现,更让在场教师深切感受到铭记历史、守护平的责任之重。

闫德忠认为,《731》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教科书,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这是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担当。作为学院党委书记,将以巡视整改为契机,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希望老师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解析侵略者的非正义性,从影片中吸取有效的教学资源,引领教育学生将历史反思转化为爱国强国的实际行动。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党支部书记胡庆有表示,观看电影《731》的过程,是一次沉重而窒息的体验。镜头冷静而克制,却仿佛将人拽回那个暗无天日的年代,每一帧画面都在拷问着人性的底线。这部电影是一次对记忆的叩问,它警示我们,文明的壁垒如此脆弱,唯有铭记这份源于人类自身的黑暗,才能守护今日平凡的安宁,让“军国主义永不重演”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党支部书记袁宝明表示,影片中731部队的罪行,揭露了近代中国任人宰割的惨痛历史。影片也向我们发出深刻警示:在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正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历史的悲剧绝非孤立的过去时,而是映照现实、预示风险的一面镜子。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苦难中汲取智慧,深刻理解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深刻认识当前国际斗争的复杂性、长期性,从而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战略清醒,坚定必胜信念,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自觉行动。这既是思政教师的职责,更是对历史最好的铭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党支部组织委员李沛莉表示,影片以近乎残酷的真实还原了731部队的罪行,让我们直面历史的黑暗,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今日祖国富强与和平的来之不易。“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需要我们将其信念代代传承。同时,每一代人都应当正视历史、铭记先辈,知史而明志、知古以鉴今,讲好中国故事,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学院团总支书记赵昂表示,电影《731》以血淋淋的影像撕开历史的疮疤,将“人间炼狱”的残酷毫无遮掩地呈现在眼前。作为思政课教师,我深感“勿忘国耻”绝非一句口号。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今天,讲好《中国近代史纲要》必须直面历史的复杂性:既要揭露军国主义的反人类罪行,也要剖析其如何通过思想毒化实现统治。思政课教师的使命之所在就是要让青年在历史的镜鉴中坚定理想信念,以清醒的头脑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以坚定的步伐走向民族复兴的未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青年教师余雯说道,影片以严谨的史实和克制的镜头,揭露了侵华日军731部队的反人类罪行,通过镜头语言与历史细节的还原,让我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可贵。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合理挖掘运用此类真实史料,用真实的历史细节筑牢学生的认知根基,引导学生在铭记真相中筑牢理想信念,从历史的镜鉴中汲取力量,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最终将爱国情转化为强国志、报国行的实际行动,自觉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

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教师唐帅说道,看完电影《731》,心绪久久不能平静,银幕上的惨状,和历史事实交叠,这是民族的伤痛与耻辱。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在课堂上把这段历史讲深讲透,激励学生把教训印进心里,把心痛化作行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发奋图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教师李莉表示,《731》这部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面审视历史、现在与未来的多棱镜。这些映照着历史的片段是何其残忍。作为思政教师,我们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到,真正的历史责任不是延续仇恨,而是将历史教训转化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智慧。正如影片中那些在极端环境下仍保持人性光辉的个体所展示的,在黑暗中坚守人性的能力,才是历史给予我们最珍贵的启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教师孙海燕表示,电影《731》不仅是一次触及灵魂的历史回顾,更是一堂沉重而深刻的思政实践课。作为高校思政教师,我深感有责任引导学生从这段民族伤痛中汲取超越悲愤的力量。这部电影所展现的民族苦难,正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强化历史担当最鲜活的教材。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和平与发展来之不易,是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引导学生将历史的悲愤转化为建设国家的理性力量,真正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编辑:崔宇

终审:闫德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