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园地
首页» 学生园地» 党团工作» 我院师生微宣讲赋能学校大学生延安行活动
 

我院师生微宣讲赋能学校大学生延安行活动

来源:   作者:高林轩 程才超/文 西农团委/图   发布日期:2025-11-12     浏览次数:

     

11月8日至9日,“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延”星火思政实践活动顺利举办。本次思政实践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大力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推动红色文化资源深度融入“大思政课”建设和立德树人全过程,引导广大师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思政实践课程体系。

我院教师代表张丽、赵昂、李沛丽、沈茂鹏在前往延安的专列上开展“延安精神”主题微宣讲,为“到延安去”实践活动注入鲜活的思想力量。

image.png

张丽老师系统讲述了延安精神的核心内涵与时代价值,指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为民的宗旨和自力更生的精神,共同构成了不朽的精神丰碑。她强调,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根脉,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要让这份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

image.png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张丽
《延安精神的核心内涵与青年践行》

赵昂老师以“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开篇,深情讲述延安吸引青年的“四重魔力”——理想、成长、精神、归属。他指出,延安以坚定的政治方向、进步的思想氛围、鲜明的精神追求和强大的组织凝聚力,成为青年理想的灯塔。八十多年后的今天,延安精神依然闪耀,激励新时代青年不忘初心、实事求是,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挺膺担当、笃行不怠。

image.png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赵昂

《到延安去,为什么成为那个年代报国青年的梦想》

李沛莉老师以《百年大党的“青春密码”》为题,通过毛泽东“甲申对”“窑洞对”“赶考对”三次重要对话,她阐述了党如何通过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律,特别强调自我革命是党能够长期执政、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障。她呼吁新时代青年要继承和发扬党的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image.png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李沛莉

《百年大党的“青春密码”》

沈茂鹏老师《从“奔赴延安”到“强国有我”:青春接力的精神密码》为题,生动阐释“理想之光、信仰之基、实干之魂”三重密码的深刻内涵,号召同学们将此次延安之行的感动,转化为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青春华章。

image.png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沈茂鹏

《从“奔赴延安”到“强国有我”:青春接力的精神密码》

我院丁碧珊、王雪卿等五名同学参加此次延安行活动。通过此次宣讲活动,同学们在行走课堂上汲取信仰力量,在红色热土上坚定理想信念。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延安精神融入学习生活与奋斗实践,在新征程上赓续红色血脉、勇担青春使命,为实现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本次“到延安去”大思政课实践活动,助推学校打造西农特色“大思政课”实践品牌和体系,增强思政实践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有效性,协同开设“延安精神”思政课程,选派专任教师以列车为课堂,以宣讲为载体,以小切口诠释大道理,以微宣讲传递大思想,用真情与信仰引领学生感悟初心使命、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编辑:朱宸宇

终审:王家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