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首页» 师资队伍» 硕导» 高小升
 

高小升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6-01-27     浏览次数:

     


图片1.png

1.基本信息

高小升,男,1980年5月生,河南洛阳人,法学(国际关系)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海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委员。先后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武汉大学国际关系专业,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法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执教于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2011年进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2016年2月— 2017年1月英国卡迪夫大学(Cardiff University)访问学者。

2.研究方向

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海外中国研究和全球气候谈判。

3.开设课程

本科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国际部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研究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外语》、《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主讲: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进展与趋势专题)、《学术论文写作专题》、《科研伦理与规范》

4.科学研究情况

(一)科研项目情况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国际社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2020-2025年。

2.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美欧视角下的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研究”,2021-2025年。

3.主持生态环境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2023年度项目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英语世界的传播研究”,2023年9-12月(已结项)。

4.主持国家社会基金项目青年项目“国际社会对中国梦的认知和评价研究”,2014-2019年(已结项)。

5.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国气候政策的国际反应与评价研究”,2013-2018年(已结项)。

6.陕西省党史研究重点课题“海外学者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研究”,2020年4-11月(已结项)。

7.主持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项目(ZK20180217),2018-2020年(已结项)。

8.主持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道路的国际反应与评价研究”,2013-2016年(已结项)。

9.主持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2017年度课题“陕西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中亚国家人文交流的提升机制研究”,2017-2019年(已结项)。

10.主持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高等教育研究项目“陕西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模式比较及其优化路径研究”,2018-2020年(已结项)。

11.主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农林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及其提升机制研究”,2022-2024年。

12.主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项目:“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国际认知研究”,2018—2020年(已结项)。

13.主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形势与政策”一流课程建设项目,2020-2022年(已结项)。

14.主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一流课程建设项目,2020-2023年(已结项)。

15.主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科专项“国际社会对中国梦的认知与评价研究”,2014-2017年(已结项)。

16.主持陕西省专项经费配套项目“国外学者视阙下的中国气候政策研究”,2013-2016年(已结项)。

17.主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比较视角下《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研究”,2017-2019年(已结项)。

18.主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优质课建设项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3-2015年(已结项)。

19.主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培育专项“当前中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绩效研究”,2015年6月-12月(已结项)。

20.主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支持基金项目“新时期中国外交新变化研究” 2013-2014年(已结项)。

21.主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引进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欧盟气候政策对中国的影响与借鉴”,2011-2013年(已结项)。

(二)论文发表情况(按照时间顺序)

1.《世界中国学视域下的全球发展倡议:动因、影响与前景》,《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5年第7期(CSSCI收录)。

2.《海外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一种学术史的梳理》,《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6月网络首发)。

3.《海外学者视角下的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动因与成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CSSCI收录)。

4.《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陕西日报》(理论版)2025年8月14日。

5.《海外智库对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与评价》,《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

6.《深刻理解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陕西日报》(理论版)2024年11月8日。

7.《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陕西日报》(理论版)2024年8月16日。

8.《海外学者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研究评析》,《复旦马克思主义评论》2024年第2期。

9.《进一步增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国际影响力》,《中国环境报》2023年10月23日,第6版。

10.《美欧学者视角下的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认知特征与影响因素》,《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CSSCI收录)。

11.《海外学者对延安时期党的建设研究评析》,《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

12.《美欧学界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动因的认知分析》,《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

13.《海外学者对中国精准扶贫政策的认知与反思》,《社会科学论坛》2021年第6期。

14.《海外对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认知评析》,《广东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

15.《国外学者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认知评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年第5期(CSSCI收录)。

16.《国外学者对中国气候政策发展动因认知评析》,《城市与环境研究》2020年第1期(CSSCI扩展)。

17.《国际社会对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的评析》,《信息资料参考》2019年第6期(内参资料)。

18.《欧盟智库对一带一路倡议动因的分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9年第2期(CSSCI收录)。

19.《海外学界对中国气候政策的研究评析》,《社会主义研究》2019年第3期(CSSCI收录)。

20.《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专题式教学改革方向及路径》,《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年第11期。

21.“China’s Evolving Image in International Climate Negotiation: From Copenhagen to Paris”,  China Quarterly of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Studies , Vol.4, No.2, 2018.

22.《新时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评析》,《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4期。

23.《欧盟高端智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分析》,《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2期(转载类)。

24.《欧盟高端智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评析》,《国外理论动态》2017年第12期(CSSCI收录)。

25.《国外主要智库对英国退欧影响的分析》,《国际论坛》2016年第6期,第6-12页(CSSCI收录)。

26.《海外学者对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认知评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6年第5期,第200-208页(CSSCI收录)。

27.“The Paris Agreement and Global Climate Governance: China's role and Contribution”, China Quarterly of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Studies, Vol.2, No.3, September 2016.

28.《中美欧关于2020年后国际气候协议的设计——一种比较分析的视角》,《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4期(CSSCI收录)。

29.《新时期中国外交转型的原因与影响》,《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5期(CSSCI收录)。

30. 高小升:《国外学术界关于欧盟气候政策研究的进展》,《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CSSCI收录)。

31.《国际政治多极格局下的气候谈判——以德班平台启动以来的国际气候谈判的进展与走向为例》,《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4期(CSSCI收录)。

32.《全球气候谈判影响下的世界农业发展前景》,《中国农村经济》2014年第2期,第82-91页(CSSCI收录)(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14年第5期全文转载)。

33.《新兴大国气候政治的变化机制——以中国和印度为比较案例》,《南亚研究》2014年第1期(CSSCI收录)。

34.《全球气候谈判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生态经济》2013年第12期(CSSCI扩展收录)。

35.《十八大后中国外交的新变化》,《党政论坛》2013年第12期,第26-29页。

36.《当前朝鲜半岛危机中的大国因素分析》,《黑河学刊》2013年第11期。

37.《欧盟后哥本哈根气候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德国研究》2013年第3期(CSSCI收录)。

38.《试论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立场的演变》,《理论导报》2013年第8期。

39.《农业在全球气候谈判中地位的变化及其影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4期(CSSCI收录)。

40.《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载《黑龙江教育(高等教育与评估)》2013年第3期。

41.《里约+20峰会后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问题析评》,《现代国际关系》2012年第11期(CSSCI收录)。

42.《欧盟气候政策的动因分析》,《国际论坛》2012年第5期(CSSCI收录)。

43.《试论基础四国在后哥本哈根气候谈判中地位和作用》,《当代亚太》201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11年第8期全文转载)(CSSCI收录)。

44.《欧盟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立场与利益诉求》,《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第4期(CSSCI收录)。

45.《后哥本哈根气候谈判中的基础四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CSSCI收录)。

46.《中国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应对和影响》,《长江论坛》2011年第1期。

47.《伞形集团在后京都气候谈判中的立场评析》,《国际论坛》2010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10年第10期全文转载)(CSSCI收录)。

48.“Climate Change: Change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s?”, China’s Foreign Trade, No.24, 2009.

49.“Climate Cooperation: Highlights of Barack Obama’s Visit to China”, China’s Foreign Trade, No.23, 2009.

50.“China-Japan-Korean Summit: New Barometer for East Asian Cooperation”, China’s Foreign Trade, No.2 2009.

51.《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机制的影响分析》,《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三)著作出版情况

1.冯刚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青年学者成长之路》,团结出版社2023年11月版(撰写其中一章)。

2.朱旭东、李兴洲主编:《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报告(2022~202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牵头撰写陕西卷《B10:陕西高校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经验研究》,担任课题组副组长)。

3.方建斌(主编)、高小升等(副主编):《新时代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21年10月版。

4.石晨霞、毛瑞鹏、高小升:《对外开放与全球治理:互动逻辑、实践成果与治理方略》,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5月版。

5. 高小升:《欧盟气候政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2月版。

5、获奖和荣誉情况

1.2025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 2021年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3. 2019年第十二届全国农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会论文一等奖。

4. 2019年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教师。

5. 2014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教师。

6.硕士招生

欢迎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外语较好的政治类专业学生或者外语专业,尤其是小语种的学生报考。

7.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陕西省杨凌示范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

邮编:712100

电话:18729067310

Email: xsg939@nwsuaf.edu.cn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