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教学工作» 【抗疫情 思政小课堂:学生篇】致失去家国情怀的香港年轻人
 

【抗疫情 思政小课堂:学生篇】致失去家国情怀的香港年轻人

来源:   作者:范子宁 2016013503   发布日期:2020-06-02     浏览次数:

     

香港愤青事件经过了2019年直到现在,从最初的抗议反送中条例,到抗议来自大陆的一切,再到5月22号中央下令设立香港治安机构,愤青退群,这中间真实的一幕幕,不断给我们大陆同胞讲解着爱国主义教育大课。看过这次事件后,我来简单写一些对于香港愤青为什么不爱国以及我对爱国的认识。

 1.香港愤青为什么不爱国?在香港最富有的那段日子里,这些年轻人出生了,这段时间大概是1980-2000年。往前看,香港在英国人统治下,实行的是别人的制度,用的是别家的体制,靠的是别家的资源,这些根深蒂固且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香港的教育,进而影响了香港青年人的思想。在西方国家诠释出的民主中,高度自由化甚至是个人英雄化的思想,被遗留在了他们的脑海里——盲目崇拜资本、相信个人能聪明到扭转局势,甚至无法站在国际局势的角度冷静思考,导致了香港年轻人的固步自封,也导致了香港终有一天因其固化的体制走向下坡路。往后看,那时的香港确实要比大陆经济实力强大,其与国际接轨更加密切,充当着中国内地的对外窗口,很多人靠玩转资本市场撑起了香港的各种产业,例如影视剧、房地产、娱乐文化等等方面,我们作为大陆人也应该承认,许多产业确实是由他们牵头我们经过学习和加工应用到大陆市场,而后这类产业取得不错的成绩。可没想到的是,这成为了一群香港愤青眼红、说谎和推卸责任的理由。不过历史车轮滚滚,在当今局势下,经济实力决定着话语权,现实就是大陆这几年比香港跑得快,香港渐渐不再具有当年的经济地位,正是这种巨大的落差感,降落到当今香港的“支柱一代”,那些左冲右突的愤青的头上时,他们倍感压力山大,接下来一系列甩锅和宣泄正是人性的体现。愤青这一代必将见证大陆的崛起,作为对比,是香港阶层的固化以及经济的衰落,然而更可悲的是,他们曾傲慢到在过去的时间里,选择性遗忘了向大陆——这个本应成为他们最大靠山的盟友——学习的机会。不想主动给予,又希望别人反过来主动提供无微不至的呵护,得不到就大哭大叫,这种行为与婴儿无异。这不是爱,爱需要平等、共享、各自坚守和勇于奉献。

2.  什么是爱国?在内地,我们从小被教育要热爱自己的国家,不过就算是我们最亲近的这群人,也有人其理解成了“你必须像那样爱自己的国家”。什么是爱国?国家是由人民组成的,其本质是一个机器,是一所巨大无比的人类想法加工厂;国家解决的问题,从根本上看是“人多了,我们该听谁的?怎么做?”而答案应该是:谁让我活得更有意义,我就听谁的。听到过太多“没办法了,太黑暗了,烂透了,无法改变了”这类让人肆意挥洒阴暗面的话,我甚至一度被这些想法关起来,那种感觉真的很难过,让人越来越透不过气。如此消极让我很难过,我意识到这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我想去找找看,有没有其他的方式,能好过一点。庆幸的是,在我还清醒的时候,我看到有一群人,他们和我一样,他们同样痛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种种问题,但不一样的是,他们在说:“或许,我们能做点什么改变这些,一年两年不行,五年十年不行,但二十年三十年呢?”这是我找到方向心理路程,所以到底哪种方式的存在更有意义?动手动脑去改变,还是陷于抱怨的阴冷角落?我选择前者,我但愿更多的人选择前者,做好每个岗位要做的事,共同修建这所国家机器。承前人遗志,开后世太平,这是意义所在,而且每个人都能为之贡献一点力量,这是美好的事情啊。|借用微博帐号“刘樊婷”于6月30日发布的博文|“这盛世,还不如我所愿”,但如果像我刚才所说的那样,或许,慢慢的,慢慢的,这个国家会变成我们所期许的那个样子。

最后希望同龄人们,包括香港的青年人,不要顾及自暴自弃者流的冷嘲热讽,像鲁迅先生所讲:“纵令不过一洼浅水,也可以学学大海;横坚都是水,可以相通。几粒石子,任他们暗地里掷来;几滴秽水,任他们从背后泼来就是了。”


编辑:张进升     终审:张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