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首页»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深学·实做·转化:纲要党支部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见行见效
 

深学·实做·转化:纲要党支部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见行见效

来源:   作者:赵昂   发布日期:2025-10-14     浏览次数:

     

在全党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时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党支部积极响应学校和学院党委的号召,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扎实的学习教育活动,推动全体党员教师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并将其学习成效切实转化为推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强大动力。10月11日,党支部召开党委会对支部学习教育进行了总结。

image.png

一、系统部署,多维发力,筑牢学习教育思想根基。支部坚持高位推动、系统谋划,构建“理论学习+警示教育+实践研讨”三位一体的学习模式。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迅速动员部署。支部召开动员大会,党支部书记宋文杰主持会议并作动员讲话,强调全体党员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于净化政治生态、密切联系群众的决定性作用。

二是深化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组织全体党员集体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相关党内法规文件。院长杨鹏教授以普通党员身份讲授主题党课,深刻阐述了在新时期持续加强作风建设的紧迫性和实践路径。宋文杰的专题党课阐释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一系列高质量、多层次的理论学习,有效引导党员教师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加强作风建设的智慧和力量。

三是开展警示教育,严明纪律底线。全体党员集中观看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片,并就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和讨论。通过案例,大家深刻认识到“四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危害性,进一步增强了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

二、深学实干,转化赋能,推动学习成果落地生根。支部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教学质量提升、科研创新突破和社会服务增效的务实举措。                                  

一是融入教学实践,筑牢育人根基。支部党员教师将学习成果创造性地融入教学实践,将课堂移动到“场馆”之中,充分挖掘校本资源,开发了“校史馆里的初心与使命”、“农史馆中的奋斗与奉献”等一系列专题实践教学课程。在讲授党的作风建设时,引导学生在校史馆中探寻西农先贤“扎根杨凌、胸怀社稷”的赤诚初心与务实作风,在农史馆中体会“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科学家精神,使抽象的八项规定精神变得可知可感、鲜活生动,极大地增强了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实效性,获得了学生的广泛好评,相关创新实践也被“中国教育在线”等权威媒体专题报道。

二是激发科研热情,凝聚创新动能。支部大力倡导“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扎实作风,积极组织各类课题申报动员会、专题培训会及集体研讨会,激发教师的申报热情,凝聚团队智慧。在此氛围推动下,支部科研工作取得显著突破,陈旭老师成功获批202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三是传递理论声音,强化思想引领。支部党员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将学习成果转化为面向校内外的理论宣讲和社会服务。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支部党员累计在校内外开展相关主题的报告会和党课50余场。方建斌教授为学校机关党委、水保学院、信息学院等作了专题辅导报告,系统解读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内涵与落实要求。杨鹏教授为周至县教育局和扶风县委组织部作专题辅导报告,将中央精神精准传达到基层一线。宋文杰在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作专题党课,赵昂为林学院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讲授专题党课。支部其他党员也分别结合自身研究专长,多次在校内外开展主题宣讲,形成了强大的宣讲合力,拓展了学习教育成效的社会辐射面。

本次学习教育是对全体党员一次深刻的政治洗礼与作风锤炼,通过系统学习、深入研讨和积极实践,支部党员进一步深化了思想认识,筑牢了政治意识,强化了纪律观念。未来,支部将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健全学习机制,巩固拓展成果,努力建设政治过硬、理论扎实、作风优良、服务有力的坚强堡垒,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与培育时代新人贡献更大力量。

编辑:王静

终审:王家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